
“‘加强战术训练’‘提升装备保障能力’,这些措施每次都写在材料里,但到底怎么加强、如何提升咋就没有下文了?”这天,武警河北总队邯郸支队党委会议室里,该支队一名领导拿起一摞整改报告问道。
此前下基层调研时,这名领导在某中队装备库房看到,下士曹宇航对着“装备保养整改清单”逐项打钩,可他要求启动风力灭火机时,机器轰鸣两声便熄火了。“清单上明明写着‘故障已排除’,灭火机为啥不能正常使用?”面对追问,曹宇航支支吾吾答不上来。
无独有偶。另一个中队问题清单里写着“复杂地形条件下应急处置能力弱”,至于如何整改、补训什么课目,也不了了之。
“练兵备战来不得半点含糊,我们不能只看材料里写了啥,更要看实际工作中做了啥。”支队党委一班人带领机关人员结合政治整训要求展开反思,认为问题出在基层,根子却在机关。
支队作训股张股长坦言,自己之前下发整改通知时,只是泛泛提了整改要求,没有跟踪问效,结果个别基层单位随便提交一份整改材料应付了事。后保股郭助理接着对照检查,他说自己到各中队检查督导习惯看台账,不验实操,对问题是否得到整改、整改效果如何并不清楚。
“这些看似是工作作风问题,实则是背离战斗力标准的虚假备战。”支队党委态度明确:组织问题整改不能“纸来纸往”、空转虚耗,一定要在材料之外下功夫、见真章。
他们深入学习中央军委《关于全面贯彻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深入推进军队政治整训的决定》,重点围绕“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,把备战打仗作为中心工作”“政治整训要突出政治上的正本清源,推动各项工作向打仗聚焦”等要求,查摆自身存在问题,深挖错误思想根子,坚决纠治各种虚假备战现象。
支队为此建立了“三级督导”机制,党委班子每月下沉随机抽考,检验实操成效;机关指导组每周跟进,帮助基层解决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;基层常态开展复盘讲评,组织官兵自评自查,确保整改取得实效。
一次,某中队组织战斗体能考核。快要结束时,在现场督导的作训股张股长走到场地中间,先是拎起一个弹药箱掂了掂,随后又测量了障碍高度,严肃地说:“弹药箱的重量不够,障碍的高度也没有达到规定要求……”一番话,让原本准备整队带回的该中队干部顿时满脸通红。
“当然,不能全怪你们。”张股长话锋一转,“这里面机关也有责任,规范不具体、检查不到位,让大家不知道真正的标准是什么。”
整改,从规范设置训练场地入手。该支队趁热打铁,改变以往操场化训练模式,将更多战术背景嵌入战斗体能课目,把战术训练场经常移到野外,解决平时训练“战味”不浓的问题。
变化悄然发生。如今该支队,无论官兵思想意识,还是战备训练秩序,都更加贴近实战。库房中,战士们拿着检查表逐项核对,确保物资始终处于“备战状态”;训练场上,山地丛林里的隐蔽穿插取代了营区操场上的“喊杀震天”;整改报告里,没了空泛表态,满眼都是明确责任人和时限的实招。
“战斗力建设打假治虚,贵在常抓不懈、久久为功。”该支队领导介绍短线配资开户官网,他们目前正在探索建立“问题整改闭环管理、实战能力动态评估”机制,持续深化政治整训成效,为提升部队备战打仗能力打造坚实基础。(李翔辉 狄淼森 本报特约记者 赵梓淇)
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